傅成玉:碳中和要把基础打牢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6 03:06:09 浏览量:0

“碳中和首先要推动能源转型”、“碳中和要把基础打牢”、“碳中和是追求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来推动产业升级换代,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在中国-欧洲创新投资大会“包容增长:可持续与气候变化领域的创新投资”环节, 长江商学院大型企业治理与创新管理实践教授傅成玉分享了他对碳中和的思考。

傅成玉

长江商学院大型企业治理与创新管理实践教授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中石化集团原董事长、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联席主席、长江商学院大型企业治理与创新管理实践教授傅成玉表示,中国已经在顶层设计上和发展战略上都制定了整体的路线图、时间表。

我们要超越碳中和来看碳中和。碳中和是一个切入点,是一个抓手,但它解决的不仅仅是碳中和的问题,解决的是一个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问题,是科技创新、技术进步、能源安全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

傅成玉指出, 碳中和首先要推动能源转型。

能源转型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新能源加快发展的问题。二是传统能源转变的问题。这两个问题的表面是能源,其实由能源变革推动的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变革,是推动新的工业革命文明的问题。

如果仅站在碳减排、碳中和的角度看问题,我们看到的是困难、成本、投入,不管是能源的转型,新能源的发展,产业的升级,高质量发展,靠的完全是科技创新、技术进步的推动。所以,碳中和是追求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来推动产业升级换代,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傅成玉表示, 碳中和要把基础打牢。基础是我们要知道究竟排了多少碳?我们是怎么排出来的?是在哪个环节排出来的?如果不把这个家底搞清,就没办法知道在哪个环节用什么样的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基础工作就是国务院提出的《2030碳达峰行动方案》里的保障措施的第一条,就是建立全国性统一的统计体系。

所以,要把根基打牢,然后通过资本市场发现碳的价值,让企业可以调动积极性多减碳。

大规模的投入研发能带来大规模的减排,所以 碳交易是发现市场价值的场所。在碳减排的一些治理的规则和标准上,在国际上要合作。因为碳减排或者碳治理、气候变化不是一国的责任,是全世界的责任,如果在治理规则、治理标准上不一致,容易形成各干各的,中国有中国的环境,但我们的标准和治理的理念、管理基本制度要一致。

来源:碳中和50人论坛 ID:zgtzh50r

关注长江商学院EE

长江商学院“碳”路先锋项目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