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天然气出口中国前景分析
中国是能源消耗大国,而我国的邻国俄罗斯是能源出口大国,中俄一直以来都有着稳定的能源合作。俄罗斯是世界上天然气资源最丰富、产量最多、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天然气管道最长、出口量最多的国家,有“天然气王国”之誉。俄罗斯天然气主要分布于西西伯利亚地区,分布在秋明州内,占全俄的4/5左右。其次,东西伯利亚的雅库特、伏尔加—乌拉尔地区的奥伦堡、伏尔加河口的阿斯特拉罕和科米自治共和国的乌克特尔等,也是俄罗斯重要的天然气田。2020年俄罗斯天然气已探明储量为37.4万亿立方米,较2019年减少了0.17万亿立方米,同比减少0.44%。2021年俄罗斯天然气产量约762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约10.06%,占全球天然气总产量的16.9%。
数据来源:北龙泽达
2021年,俄罗斯通过管道向32个国家供应天然气约2035亿立方米。俄罗斯天然气主要出口到欧洲和独联体等国家。与铁路、油轮等传统输送方式相比,管道运输具有安全可靠、效率高、成本低等优势,也是油气运输的基本途径和方式。相对而言,LNG运输在地域优势、经济性及可执行性方面都差很多。数据显示,俄罗斯输气管线中干线管道总长度约16万公里,支线长度约6000公里,配气管线长38万公里。
数据来源:北龙泽达
2021年中国国内天然气消费总量约为3700亿立方米左右,进口量占整体消的50左右%,包括LNG与管道天然气。进口来源国前五位分别是澳大利亚、土库曼斯坦、俄罗斯、美国和卡塔尔,占比分别为25.3%、19.8%、9.9%、7.4%及7.4%。其中澳大利亚、美国和卡塔尔全部是LNG天然气,土库曼斯坦全部是管道天然气,俄罗斯方面而既有LNG也有管道天然气。另外还有进口自哈萨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的天然气是管道运输方式。2021年,俄罗斯对亚洲的天然气出口量约320亿立方米,向中国出口104亿立方米,其余的液化天然气通过库页岛-ii和亚马尔液化天然气工厂出口到亚洲各个市场。
俄罗斯通向中国的天然气管道目前仅有一条,就是“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又叫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该管道是2014年中俄签订的一份为期30年的天然气供气协议的配套工程,起始于俄国境内的科维克金气田和恰扬金气田,俄罗斯境内管道全长约3000公里,中国境内段新建管道3371公里,利用已建管道1740公里。
据悉“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于2019年被中俄蒙三国提上日程,将于2024年开工,计划修建全长2600公里,途经蒙古国,年运送能力达到400-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输送管道,预计将于2030年投入使用。起点定为西西伯利亚新库兹涅茨克气田,气源将主要来自科维克金天然气田、亚马尔和纳德姆-普尔-塔兹地区以及克拉斯诺亚斯克地区,预计年输气能力为500亿立方米。中国目前也正在积极推进新的管道项目修建,以减少对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天然气依赖。而“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将有利于我国获得稳定的天然气来源。尽管俄罗斯能源部曾表示,一条通往中国的俄罗斯管道将取代“未被启用的、通往欧洲的”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但“西伯利亚力量2号”能否有效替代“北溪2号”的重要位置,鉴于当前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及整体建设周期的影响,尚需时日。俄气总裁米勒预测,建成土耳其天然气枢纽站后,北溪管线的输气量未来会被枢纽站全盘接收。如此看来,“西伯利亚力量-2”想要接收“北溪-2”天然气,从设想到实现仍有很大的时间差。
另外一条管道是中俄远东线,2022年2月冬奥会期间,中石油与俄气公司签署了《中俄远东天然气购销协议》,通过远东管道(符拉迪沃斯托克至中国)输送每年100亿方天然气。该线路达产后,俄气每年输往中国的管道天然气供应量将增加100亿立方米,加上“西伯利亚力量”管道的输气量,届时对华供气总量将达到每年480亿立方米。《远东天然气供销协议》成为继东线天然气管道之后能源领域又一重大标志性合作,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新的保障。最后一条“东线增供”,就是将“西伯利亚力量”管道每年380亿立方米的年输气量提高到440亿立方米。虽然不算新建管道,但需要增加一些压气站和附属设施。
在2016年公布的《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中,已经包含了中蒙俄天然气管道三方合作的内容。从2019年12月正式开始,输气量逐年增加,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同年,蒙古国和俄罗斯签署一份谅解备忘录,提到每年将途经其领土通过“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项目运送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2019年12月,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同蒙古国政府签署谅解备忘录,共同对中俄输气管道过境蒙古国的方案进行可行性评估。2022年,俄蒙已完成相关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再次签署启动天然气管道项目的设计和工程勘察协议。2月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双方有关部门和企业签署了一系列合作文件,其中包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远东天然气购销协议》、《〈保障中国西部炼厂供油的原油购销合同〉补充协议3》。
除上述管道天然气外,中国自俄罗斯进口的液化天然气量也将水涨船高,数据显示,中国8月份从俄罗斯进口LNG(液化天然气)创22个月高点,约61.1万吨。从亚马尔LNG终端进口6批货物,每批约7.1万吨,从萨哈林LNG终端进口3批货物,每批约6.2万吨。
到2025年,俄罗斯对亚洲市场的天然气输送量可能每年增加400亿立方米,达到每年700多亿立方米。2025年前,全球天然气需求增长的一半以上将在亚洲国家,主要是中国和印度。到2025年,亚太地区天然气消费总量将比当前水平增加约1600亿立方米。但也有消息显示,预期未来几年,俄罗斯会有计划的减少天然气出口,对中国出口量是不是会减少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预计2025年以后,考虑进口成本变化因素的影响,国产气量比重将增长,进口俄罗斯天然气量或有所放缓,将保持在每年150-200亿立方米的进口量。今后5年,亚洲仍将引领全球天然气消费增长,中国预计将占全球天然气消费增长的40%,并将在2024年成为世界最大的LNG进口国。
此外,俄罗斯近年来还规划了到日本、韩国和印度的天然气管线。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朝核问题”的出现,从俄罗斯建设管道到韩国,要么需要建设海底管道,要么就需要从中国借道修建。同样,对于日本而言建设方便实用的海底管道最合理,在强大的能源需求促使下,两国也在研究建设海底管道的可行性。至于印度方面,基本会延续“西伯利亚力量”向中国与印度同时供气。
来源-北龙泽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