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家钢厂濒临破产!现在...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7 19:11:30 浏览量:0

4月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河钢集团斯梅戴雷沃钢厂塞尔维亚籍职工,勉励他们为中塞友谊作出新贡献。

曾经一度濒临破产的斯梅戴雷沃钢厂,如今却成为塞尔维亚的璀璨明珠,营业收入超60亿美元,4年蝉联塞尔维亚第一大出口企业,堪称是一段充满着奋斗与拼搏的传奇。

而今,它的故事也象征着中国钢铁行业的成功典范,一个个濒临破产或重整的钢厂实现了蜕变与复兴——

河钢塞钢

起死回生 成功典范

成立于1913年的斯梅戴雷沃钢厂,鼎盛时期曾贡献了斯梅戴雷沃市40%的财政收入,被誉为“塞尔维亚的骄傲”。进入新世纪之后,因竞争加剧、经营不善,这家钢厂连年亏损,濒临破产。

2015年,中国同塞尔维亚签署政府间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次年,斯梅戴雷沃钢厂迎来转机。2016年4月,中国河钢集团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出资4600万欧元成立河钢集团塞尔维亚钢铁公司。

中企接手斯梅戴雷沃钢厂仅数月后,钢厂的月产量就从原来的6万吨提高到12.9万吨,钢厂实现了扭亏为盈,并始终保持高产状态。

运营7年多来,河钢塞钢营业收入超60亿美元,4年蝉联塞尔维亚第一大出口企业。如今,斯梅戴雷沃市的人口已从10万增长到12万,算上工厂员工和家属,以及为河钢塞钢提供配套服务企业的员工,河钢塞钢直接关系着斯梅戴雷沃市三分之一市民的生活。

冷水江钢铁总厂

从破产边缘到中国500强

在湖南娄底,湖南博长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原冷水江钢铁总厂)的发展历程充满着传奇色彩。

1999年11月,连续多年的负债让老牌国企冷水江钢铁总厂(以下简称冷钢)濒临破产,陈代富临危受命,接任冷钢厂长一职。

“没有焦炭了,就算有钱也买不到焦炭了。”工厂一位原材料负责人直摇头。但陈代富并未就此罢休,他四处求援、多方奔走,终于等来一家焦炭厂有货的消息。这批120吨焦炭被第一时间运回。高炉终于重燃烈火,员工们的信心与希望也被“点燃”。在陈代富带领下,各个生产组成立突击队日夜奋战,钢花四溅的厂房开始重焕生机。

2000年,冷钢几项主要经济指标22次刷新历史纪录,比上年减亏8600万元。2002年,钢铁市场回暖,可冷钢只能产铸造铁,缺乏竞争力。要做深加工,必须上设备,但钱从哪来?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陈代富大胆推进企业改制,尝试投资主体多元化,吸纳职工剩余资金和外来资金,组建混合制经济实体。仅172天,冷钢第一条轧材生产线建成投产,两个月后实现盈利。

2008年,冷钢改制为全员持股的湖南博长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陈代富当选为党委书记、董事长。此后,企业逐渐形成了炼铁、炼钢、热轧等一整套及配套现代化生产工艺流程的产业链条。

2003年到2008年五年时间,冷钢在产量上发生了质的变化,年生产力由30万吨达到300万吨。2020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06亿元,上缴税金6.5亿元,实现利润4.5亿元,员工人均年工资和股份分红超过10万元。

从企业成功脱困到改革改制,尽管一路走来历经坎坷,但陈代富深信“把员工装在心里,就没有做不好的事”。如今,冷钢已连续10多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成就冷钢“不冷”的传奇。

鑫海冶金

破产重整 起死回生

福建鑫海冶金有限公司曾因经营不善,负债约38亿余元,其中金融债务21亿余元,另涉劳动争议纠纷案2000多件。是什么让它涅槃重生,焕发生机呢?

受理鑫海案件之初,长乐法院就审查发现该公司具有优质的资产设备和生产能力,具备重整价值,遂果断开启了重整计划,最大限度保留企业生产力和无形资产。另查发现另外两家公司在组织机构、财产、经营等方面与鑫海公司高度混同。在充分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成功促成三家企业合并破产重整,充分体现破产程序公平原则和效率目标。

长乐法院根据重整企业特点,衡量各方利益,在充分尊重债权人意思自治的前提下加强对重整计划的审查,最终肯定了以资产整体转让的形式完成重整。

得益于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2018年11月,长乐法院依法审结鑫海公司合并破产重整案,成功引入优质投资人注入资金100亿,保留钢铁产能200万吨,实现职工债权5098万。一家大型钢铁企业得以起死回生。

2018年,大东海集团对收购的原鑫海冶金等公司开始组织恢复生产,形成规模效益。

达钢

从破产边缘到涅槃重生

四川省达州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达州市最大的工业企业,近年来,受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及自身债务负担沉重、债务结构不合理等内外部因素影响,达钢集团面临严重的债务危机,企业偿债压力巨大。搬迁工作也进一步增加公司资金压力和财务困境。2019年6月27日,经债权人成都川西实业有限公司申请,达州中院裁定对达钢集团进行破产重整。

为提高重整效率,加快重整速度,达州中院根据管理人的申请,裁定将24家关联企业纳入达钢集团实质合并重整。重整期间,为保持达钢集团的生产经营和商业信誉,达钢集团一方面全力维持生产经营,一方面落实环保改革。2019年,达钢集团销售收入达140亿元,上交税金4.35亿元,5200余名员工全部在岗,排放指标全部达标。

在战略投资人引进中,达州中院依靠府院联动机制引进投资人。采用“现金+债转股”相结合的债务清偿方式最大限度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确保担保债权组、职工债权组、税收债权组、普通债权组、出资人组均通过了重整计划草案。2020年5月25日,达州中院依法裁定批准重整计划并终止合并重整程序。

从破产边缘到涅槃重生,达钢集团的转变来之不易。重整后的达钢集团建成了川渝地区重要的现代钢铁产业基地,综合竞争力上稳居西南地区领先地位。

重庆钢铁

破产重整 脱胎换骨

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1890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办洋务时创立的汉阳铁厂,是近代民族钢铁工业的摇篮。1997年、2007年,重庆钢铁集团拆分的股份公司——重庆钢铁,分别在香港联交所、上海证交所上市。然而,由于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错配、钢铁市场持续低迷等因素叠加,重庆钢铁自2011年起连年巨亏。

重庆市政府曾尝试推进重庆钢铁与韩国浦项合资进军汽车和家电用钢市场,也曾牵线为民营企业攀华集团代工、推动与重庆渝富集团重大资产重组、寻求宝武集团和沙钢行业优势企业并购等。这些脱困突围之路均未能走通,重庆钢铁发展陷入绝境。2014-2016,重庆钢铁主营收入断崖下跌,合计亏损上百亿。2017年,面临退市风险。

2017年4月,重庆钢铁司法重整开始启动,通过破产重整,引入四源合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基金(以下简称“四源合”)作为控股股东。

四源合基金与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分别出资30亿元和10亿元,成立重庆长寿钢铁有限公司参与重庆钢铁重整;长寿钢铁以40亿元现金购买重庆钢铁前资产、受让重钢集团所持有的20.97亿股重庆钢铁股份;重钢集团以30亿元现金购买重庆钢铁相关资产并为退休职工托底;国家开发银行重庆分行提供35亿元贷款。

2017年12月,重庆钢铁重整计划执行完毕。据重庆钢铁发布的2017年年度报告显示,通过成功实施重整计划,其2017年度获得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吉林明城钢铁总厂

濒临倒闭 如今钢铁工人过着田园生活

明城镇所在的磐石市是著名的工业强(县)市,是为东北地区最大的钢管生产基地和金属材料特色小镇。

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的吉林明城钢铁总厂是有着3100多名员工的老厂区,因效益不好,一度濒临倒闭。2001年被建龙收购后,新厂进行升级改造,丰富了产品种类,把环保放在发展的第一位。

如今,小镇的冬季供暖来自工厂的“余热”,节约了大量煤炭。为了节约用电,部分企业新建发电装置,能耗水平逐年降低。工厂给村庄带来的变化尤为明显。古城村约有300多名村民在附近企业务工,每户至少有一人在企业打工。

近几年来,当地政府还投资了760余万元用于古城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了村部和多功能活动室、文化广场,拓宽了主街路,修理了水泥巷路,古城村被确定为省级美丽乡村试点村。此外,古城村还统一安装了排水、供电、通讯、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成了花园式的新农村。

西宁特钢

陷高负债困局 扭亏为盈

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资源型特殊钢生产基地,是国家军工产品配套企业,是西北地区特殊钢生产企业“领头羊”。然而,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影响,企业连续亏损,债务缠身。

2023年6月20日,西宁中院裁定受理西钢集团的破产重整申请,并指定了西钢集团清算组担任管理人,负责全面推动重整工作。2023年12月26日,建龙集团正式接手西宁特钢管理权!这次管理权的交接和一系列的大调整,为西宁特钢带来了新的机遇。

2024年1月2日,裁定确认《西钢集团重整计划》已执行完毕,并终结西钢集团重整程序。

建龙集团董事长张志祥曾表示,建龙集团将通过一系列措施,保住西宁特钢生命线;努力打造全球一流的电渣钢生产企业;依法依规适时扩大特钢产能规模。将西宁特钢打造成为市值处于行业头部,规模达到千万吨级。努力成为西部地区国有企业改革的典范,全力推进西宁特钢恢复历史地位。

2024年3月,西宁特钢股份发布公告,2023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3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6.86亿元,同比扭亏为盈。2023年,公司顺利完成司法重整,妥善化解了债务风险和经营风险,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公司成功引入产业投资人天津建龙和三家财务投资人,有效化解了公司的债务危机,司法重组完毕后,公司确认债务重组利得,导致利润大幅增加。

2024年5月7日晚间,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公司股票将于5月8日开市起停牌一天,5月9日复牌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并继续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西钢”,成功摘星*。

在钢铁行业的历程中,这些曾经濒临破产的企业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旅程,但最终他们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无论是通过法院的审理还是领导者的力挽狂澜,他们都找到了重生的新路,焕发出崭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当下钢铁行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这7家濒临破产钢厂的涅槃重生的故事,向全行业传递着希望和信心。只要企业在面对困境时勇于拥抱变革,勇于创新发展,在逆境中不断奋进,书写属于钢铁行业的新篇章!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