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了解真正的古今通宝
是谁决定了艺术品市场的现状?又是谁开启了伪市场时代的疯狂?
要想透过现状来找出始作俑者,那就必须要从古今通宝这家现象级艺术品公司说起。
古今通宝是近二十年民间艺术品交易市场吨位最大的公司,某种意义上是它开启了伪时代的疯狂。
2006年,第一家古今通宝旗舰店在广州市开业,“古今通宝”这一品牌正式诞生。它的前身是广州历藏文化公司。
古今通宝在一些省会城市还有分公司,也曾在美国OTCBB上市,号称中国文化第一股,风靡一时。
就这样的一个文化巨头企业,后来因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诈骗,至今他们的董事局主席李建明还在潜逃。
古今通宝是集鉴定、展览、销售、保管、交流、拍卖诸多功能的运营平台。
凭借首创‘六位一体’的经营模式,以所谓的诚信、创新的服务缔造收藏投资的价值链,在中国收藏界结结实实地掀起了一场革命。
据十多年前武汉分公司业务员曝光,公司的业务本质就是诈骗和非法集资。
合同收取所谓的运作费用百分之几到三十不等,用这个运作费打造资金盘。
此外,卖家的巨量押金(托管费)放在公司那里,然后被拿去放高利贷,一年百分之十几到几十的利息,两者加一起就是一年百分之三十到五十的净利润。
似乎是完美的一种商业模式,但整个环节是基于虚构事实的基础进行的,那就是违法的。
而且他们开创的业务流程很有‘划时代’意义,也被后来的公司一直沿袭下去。
流程大致如下
一、业务员找目标客户
找客户,其实就是让客户找。你得让客户知道你,并且有你的联系方式(广告原理)。
零几年还不兴网络推广,想让收藏者联系到公司就要借助发名片、搜网、发帖等手段。
二、打电话邀约
当时互联网不透明,电话费还挺贵,也是因为贵,所以电话很有说服力。
你很难拒绝主动联系你(话费自费)还要帮你去完成艺术品变现的邀请。
邀约的每一通电话,都在说着各种各样的承诺,把东西说的很离谱(诱之以利)。
三、专家鉴宝、估价
专家一般是拿古今通宝的工资,鉴定是做业务的一部分,公司让专家怎么说就得怎么说。
没有真实可言,有时公司自己员工冒充专家,然后公司说你的藏品很值钱,往10倍100倍1000倍了说。
不论真假,一律说成真的,这是为后面收费做准备。对他们来说艺术品怎样都无所谓,只是个媒介。
如果收费的基础是根据藏品的价值,为了鸡能多下蛋,那么价格就会估的极高,卖家高兴了,什么费用都不在话下。
总之他们的本意并不是给你出售东西只是想谋取前期费用,那时多以托管费的名目收取。
四、谈判手拿下客户
到公司后,为了顺利签约,公司会提前分析制定方案,轮流攻陷你(动之以情),直至签下合同。
对于纠结的客户,就说向领导请示降些点,有时给钱就做,就通知客户能做下来。
按理说接下来还有个第五步,艺术品进入交易市场,通过拍卖或其他渠道去促成交易,考虑到是虚假拍卖和交易就不做考量了。
这些费用收到后,公司各层级会按着各自的提成比例给分下去,提成拿走的钱就是窟窿。
他们根本没有买家客户,也根本拍不出,象征性举行拍卖会,走走程序而已。
到场的基本是送拍品的客户、业务员和‘托’,看到的场面是假的,是‘托’在假竞价。
对于像古今通宝这样收取艺术品托管费,到期还要退还的,窟窿补不上时,一定会出问题的(爆雷)。
古今通宝一般用不要脸的做法来应对:各种理由不让客户拿回这个钱,甚至玩起债转股,反正就是不给钱。
如果纠纷实在太多,古今通宝为了自保,会战略性的突然关门。
收藏者藏品是无法拿回的,赔了夫人又折兵……
古今通宝前身是广州历藏文化公司,开启了真正的艺术品伪市场。
其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目前董事局主席李建明仍在潜逃。
公司的业务流程包括找目标客户、打电话邀约、专家鉴宝、谈判手拿下客户等步骤。
收取托管费等费用,但无法退还时,公司会以各种理由拒绝客户拿回钱,甚至关闭公司以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