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解密鸭鸭羽绒服:四年从8000万到150亿高增长打法【诸葛研究】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07 19:03:07 浏览量:0

鸭鸭羽绒服,这个拥有超过半个世纪历史的中国知名品牌,自1972年诞生之初,便开启了中国羽绒服行业的新篇章。在80年代,它曾以卓越的品质和独特的设计,占据了国内羽绒服市场的三分之一份额,成为家喻户晓的国民品牌。其产品质量内控标准之高,以至于在一段时间内被行业奉为圭臬,成为中国羽绒服装行业的初步标准。更值得一提的是,鸭鸭羽绒服还曾作为国礼,赠予外国元首,展现了中国制造的卓越品质。

然而,时光荏苒,进入21世纪后,鸭鸭面临着国内外众多品牌的激烈竞争和市场环境的巨变。市场份额有所下滑,品牌转型的压力也日益增大。但鸭鸭并未沉溺于过去的辉煌,而是积极寻求变革。

2020年,鸭鸭迎来了重要的转折点。经过股份重组,品牌开启了再次创业的崭新旅程。在新团队的引领下,鸭鸭将目光投向了蓬勃发展的线上渠道,尤其是社交电商平台。借助数字化营销和直播电商的新兴模式,鸭鸭迅速提升了品牌的影响力,重新夺回了市场的关注。

通过重新定位、一系列的创新营销策略和数字化运营手段,鸭鸭羽绒服的销售业绩呈现出爆炸式增长。令人瞩目的是,其线上GMV从2019年的8000万元飙升至2023年的超过150亿元,创造了业界的销售奇迹。不仅在国内市场大放异彩,鸭鸭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其产品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际舞台上备受瞩目的中国品牌。

鸭鸭羽绒服的发展历程,不仅见证了一个传统国货品牌的崛起与变迁,更彰显了其在不断创新和适应市场变化中,实现品牌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的辉煌篇章。

鸭鸭的六大战略阶段

鸭鸭羽绒服的战略发展历程,按照时间脉络,可划分为六个鲜明的阶段:

第一阶段——初创期(1972年):

鸭鸭品牌起源于1972年,在江西共青城成立,最初名为共青羽绒厂,是中国最早的羽绒制品企业之一。这一时期标志着鸭鸭的初创阶段。鸭鸭利用当地的鸭毛资源,开始试制羽绒制品。到1979年,鸭鸭羽绒制品已达62.83万件,基本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为品牌的后续腾飞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二阶段——成长期(风华正茂的80年代):

鸭鸭羽绒服在80年代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三分之一,这一惊人的市场份额表明了鸭鸭在当时羽绒服市场的强大影响力。鸭鸭的日销量最高曾达到10万件,巩固了鸭鸭在羽绒服行业的领军地位。

第三阶段——成熟期(1989年至2001年的辉煌岁月)

在1989年至2001年的成熟期内,鸭鸭羽绒服不仅荣升为国礼之选。其品牌影响力攀至巅峰,市场占有率稳如泰山,展现了强大的品牌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第四阶段——衰退期(2002年至2019年的挑战与沉寂):

随着国内外羽绒服品牌的不断涌现和市场竞争加剧,鸭鸭羽绒服的市场份额遭遇了严重下滑。其市场占有率一度跌至不足5%。还遭遇了内部的一系列问题,如品牌老化、产品研发能力不足等。这些问题使得鸭鸭在应对市场变化时显得力不从心。引进灵活高效的民营企业管理机制,以及成立鸭鸭电商来寻求销售方式上的转型。然而,这些举措的反应相对较慢,步伐也不够大,未能迅速扭转局面。2019年,鸭鸭的线上GMV仅有8000万元,且公司收入主要依赖线下门店,处于连年亏损状态。

第五阶段——焕新期(2020年至2021年的重生与崛起):

在焕新期(2020年至2021年),鸭鸭羽绒服通过股份重组、全面进军电商领域、创新营销策略以及数字化转型等多项举措,成功实现了品牌的重生与崛起。GMV的飙升和品牌形象的年轻化改造都标志着鸭鸭已经重新找回了市场地位并展现了强大的发展潜力。

第六阶段——称王期(2022年及未来的霸业):

自2022年至今,鸭鸭羽绒服在产品销售、品牌创新、数字化及市场拓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2022年实现了超过100亿元的GMV,2023年实现了超过150亿元的GMV。凭借着强大的销售实力、持续的产品创新、先进的数字化运营以及全球化市场战略等举措的实施与推进下使得该品牌稳坐羽绒服行业龙头宝座并展现出更加辉煌的未来前景。

2

鸭鸭洞察到大机会

为突出重点,我们重点分析焕新期和称王期的战略及配称动作。

“接盘侠”很善于洞察

2020年,鸭鸭迎来了股份重组和二次创业的新纪元,而引领这一变革的核心人物便是樊继波。

樊继波,这位出生于1984年3月的江苏宿迁沭阳人,以其非凡的商业头脑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在商界崭露头角。自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踏上了创业之路。

他的商业生涯可谓丰富多彩。26岁时,他创立了沭阳时代经典商贸中心和欧曼妮莎品牌,初步展现了其商业才华。此后,他陆续成立了宿迁尚轩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比凡(上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并担任执行董事兼总经理,不断拓宽其商业版图。34岁时,他又涉足房地产领域,任江苏尚轩阁置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35岁时,他进一步拓展家居业务,任上海林选家居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然而,樊继波的商业旅程并未止步于此。36岁时,他开始涉足投资领域,担任共青城铂宸投资有限公司、共青城苏瑞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同时成为A股上市公司万林物流的董事长。更为引人注目的是,他同时接任了鸭鸭股份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的重任。

从樊继波的履历中,我们不难发现“电子商务”这个关键词的频繁出现,这充分表明

他积累了电商相关的从业经验。实际上,他的经历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在加入鸭鸭之前,他一直在为雅鹿羽绒服提供电商代运营服务,并凭借出色的运营能力,在短短一年内将雅鹿羽绒服的电商业务从零做到了惊人的20亿。然而,由于与雅鹿的纠纷,他最终选择了离开。

这位拥有18年电商运营经验的商业奇才,通过为雅鹿打造成熟的羽绒服电商体系,不仅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还洞察到羽绒服这一垂直领域在电商直播中的巨大潜力,行业尚未定局。因此,当他接手鸭鸭羽绒服时,便凭借其深厚的电商基因、羽绒服行业的广泛人脉以及专业知识,迅速将鸭鸭羽绒服在电商平台上推向了新的高度。他的成功,无疑是对其过往经验和能力的最好复制和升级。

品类与渠道都有大机会

将时间轴调拨到2020年前后,那时的行业是一个什么状态呢?我们以2018年羽绒服行业数据来分析(中信证券研报)。

洞察羽绒服品类的趋势

中国羽绒服消费市场空间巨大:中国羽绒服消费市场蕴藏着无限的商机与可能。中国,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广泛的寒冷地带遍布,除了南方的少数几个省份之外,大部分省份的一月份平均气温都能轻易降至零度甚至更低。然而,令人惊讶的是,中国的羽绒服普及率竟然不足10%,这与日本高达70%和欧美国家35%的普及率相比,显得尤为不足。这一巨大的差距,恰恰揭示了需求端所拥有的无穷潜力,预示着中国羽绒服市场正等待着进一步的开发与挖掘。

中国的羽绒服行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市场,其零售规模高达1375亿元。自上世纪80年代羽绒服在国内兴起以来,这个市场的规模就在迅猛增长。我们可以从两个不同的数据来源看到这个趋势:

首先,根据中国服装协会的数据,2018年中国羽绒服市场的规模已经达到了1069亿元。其次,中信证券研究部的纺织服装团队根据线上零售数据进行的测算显示,到了2019年,中国羽绒服在零售端的市场规模进一步增长到1375亿元。

从羽绒服厂商的营收规模来看,中国服装协会的数据表明,在2014年至2018年期间,按照羽绒服厂商的营业收入来计算,市场规模从693亿元增长到1069亿元,年化增速高达11.4%。这个增长速度远超过服装行业从2014年至2018年的年化6.4%的增速。预示着羽绒服市场有望继续保持这样相对较高的增长速度。

羽绒服,这一服饰品类,以其鲜明的功能属性和清晰的市场需求,在市场中占据了独特的地位。其高度的功能性使得它自带一定的技术门槛,非一般服饰品牌所能轻易涉足。同时,因为羽绒服满足的是人们明确的御寒需求,消费频次相对较低,但品牌忠诚度却极高。一旦某个品牌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它就能建立起坚实的品牌护城河,长久地占据消费者的心智。

然而,尽管羽绒服市场的集中度相对较高,但相较于运动品类而言,仍然显得分散。这也意味着,市场中仍然存在着专家品牌异军突起、改变市场格局的机会。对于有意进军羽绒服行业的品牌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市场空白。

洞察销售渠道的趋势

站在2020年的节点,可以看到,当时两大兴趣电商平台抖音、快手日活跃用户数蹭蹭往上涨。新渠道孕育着新的机会。

抖音的日活跃用户数(DAU)经历了显著的增长历程。2018年,其用户数量急剧攀升,虽然没有具体数据,但可以看出其受欢迎程度的飙升。到了2019年1月,抖音的DAU已经达到了惊人的2.5亿。仅仅过了半年,到2019年7月,该数字就进一步跃升至3.2亿。而在2020年1月5日,抖音更是骄傲地宣布,其日活跃用户数已经冲破4亿大关。

与此同时,快手也展现出强劲的用户增长势头。早在2018年,快手的国内DAU就已经稳稳地站在了1.6亿以上。进入2019年,快手更是迎来了日活跃用户数的新高峰,成功突破了3亿大关。到了2020年,快手的DAU再次刷新纪录,达到了3.743亿,同比增长率高达8.3%。这两大平台的用户增长数据均显示了短视频行业的蓬勃生机和巨大市场潜力。

抖音电商的探索之旅始于2018年,经过两年的试水,终于在2020年6月正式成立了电商业务部门。而快手也于2018年6月推出了购物车功能,开始初步尝试电商业务,主要是通过与淘宝、有赞、魔筷等知名的第三方电商平台进行深入合作,通过收取佣金或订单抽成的方式实现盈利。这些举措都清晰地标志着抖音和快手在发展成为大平台后,开始积极寻找并确立自身独特的业务发展路径和变现模式。

这种新兴的电商渠道所带来的红利,对于像樊继波这样在电商行业深耕多年的人来说,他不仅能深刻理解,更是具有前瞻性地洞悉了其背后的巨大商业价值。

同时,这些新兴电商平台的崛起,无疑为羽绒服品牌打开了新的销售大门。它们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和多元化的营销方式,使得羽绒服品牌能够更好地触达消费者,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用户需求尚未很好满足

羽绒服的核心消费人群究竟是谁呢?

他们是充满活力的年轻一代——80后、85后、95后均是线上羽绒服购买的主力军。

在这个群体中,男女消费习惯有所不同。男士们更看重品牌的力量,倾向于选择那些口碑好、品质有保障的羽绒服品牌。而女士们则更偏爱款式新颖、剪裁得体的羽绒服,时尚与美观是她们的首要考虑因素。他们热衷于线上购物并乐于尝试新兴的购物方式。

羽绒服的需求呈现如下特点:

季节性需求:销售旺季集中在每年的 10 月至次年的 2 月。

功能性需求:核心功能是保暖,消费者在购买时会关注其填充物(如鸭绒、鹅绒)的质量和含量,以及衣物的防风、防水等附加功能。

时尚与个性化:款式设计,具有时尚感和个性化元素,能够展现个人风格受到追捧。

多场景适用性:既满足日常穿着需求,又能适应不同的穿着场景,如户外运动、商务活动等。

科技融合:智能温控、自热功能等。

反季购买行为:一些消费者会选择在非旺季时段购买羽绒服,以获得更优惠的价格。

这些特点反映了羽绒服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和消费者偏好的复杂性,羽绒服品牌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竞争阶梯中还有空位

从 1999 年至 2018 年,鸭鸭品牌在国内羽绒服市场中稳坐前三的宝座。然而,值得注意的是,2002 年至 2019 年这段期间,排名前三的鸭鸭品牌却经历了一段衰退期。这一现象实际上揭示了专业羽绒服品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并不如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强大。

专业羽绒服品牌的疲软,并不意味着羽绒服市场本身缺乏活力。而是因为其他综合性的品牌正在积极地抢占专业羽绒服品牌的市场份额。

在羽绒服行业中,存在一个多元化的品牌矩阵,包括高端品牌(Moncler、Canada Goose等)、中高端品牌(波司登等)、运动品牌(FILA、耐克、阿迪达斯、李宁、The North Face、DESCENTE、KOLONSPORT等)、快时尚品牌(优衣库、Zara、H&M等)、大众品牌(鸭鸭、雪中飞、雅鹿、坦博尔、康博等)。在这个多元化的市场中,各种品牌各展所长,共同构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羽绒服市场。

在羽绒服这一庞大的市场中,高端品牌凭借其独特设计、优质材料和精湛工艺脱颖而出,当然价格也相对较高;中高端品牌则在品质和价格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运动品牌和快时尚品牌则巧妙地将自身的品牌特色与羽绒服产品相结合;大众品牌更加注重性价比,致力于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

从行业趋势看,羽绒服品类有成长空间,抖音快手等线上渠道有渠道红利;

从顾客需求看,年轻人群(80 后、85 后、95 后成为线上羽绒服购买的主力军)的心智中缺乏千元以下的大众羽绒服首选专家品牌;

从竞争阶梯看,羽绒服专家品牌中,鸭鸭原来排行业第三,2017 年开始波司登已经上移自身的定位,聚焦更高端的羽绒服,千元以下的大众羽绒服品类没有首选专家品牌,存在明显的第一空位。

从自身优势看,鸭鸭从 1972 年开始就专注羽绒服,符合企业的基因和能力。

3

鸭鸭重新战略定位

重新定位前

2012年初,宁波企业维科集团以4.69亿元对价接盘鸭鸭,并计划3-5年内将鸭鸭股份推向资本市场。维科集团在8年的主导下,鸭鸭的线下销售主要集中在三线城市,线上渠道也仅限于天猫店铺。2019年,鸭鸭股份的电商收入规模仅为8000万元,相比之下,波司登当年的线上收入高达23.45亿元。这个差距实在是过于明显。维科集团的经营鸭鸭时的整个战略体系存在明显滞后。

重新定位后

2020年8月,樊继波通过铂宸投资收购鸭鸭后,品牌开始全面进军电商赛道,鸭鸭的定位转变为“国民羽绒服(羽绒界的优衣库)”,主打性价比和品质,力图通过电商平台重新赢得市场份额。核心人群为25岁-35岁年轻消费者,辐射全部人群(老年、中年、青少年、儿童),核心产品价格带为399元~799元,产品组合为高奢款式+个性化设计款+基础款羽绒服(男装、女装、童装)。核心渠道是抖音,同时覆盖快手+天淘+视频号+拼多多+得物+唯品会等线上渠道。请了当红明星王一博、佟丽娅等为品牌代言。2021年鸭鸭线上销售就实现80亿元GMV。

从鸭鸭重新定位来看,它避开了高端品牌(洋品牌和波司登),在大众品牌中选择了价格段300~500元,又避开了雅鹿和冰洁,与雪中飞同价格段,另外,选中电商渠道,而非传统渠道,最大化团队的优势,享受渠道的红利,出手就是大众品牌中的第一。从实际的销售额结果看,2021年,单从抖音平台来看,实现26亿GMV,2022年实现64亿GMV,2023年实现108亿GMV,跑出了疯牛般的速度。

4

调整配称三力

鸭鸭重塑营销力

鸭鸭调整后的产品结构

鸭鸭羽绒服的产品主要分为三类:基础款、个性化设计款和高端系列。基础款满足大众市场的基本需求,设计款针对追求时尚的年轻消费者,而高端系列则包括 IP 联名款、设计师联名款和明星同款。基础款式占比约 60%。腰个性化设计款占比约 20%。高端系列占比约20%。

鸭鸭高爆品率的秘密

要解开鸭鸭高爆品率的秘密,就得详细说说它的产品开发。

根据公开报道,鸭鸭通常将 9 月视作羽绒服旺季的启动月,并依此调整了全年营销节奏。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保持产品设计的多样性

鸭鸭公司深知产品设计的重要性,并高度重视其设计师团队。这个由 30 余名设计师组成的强大团队,每年都会根据市场趋势和消费者喜好,精心策划年度设计主题,并研发出别具一格的核心款式。更令人瞩目的是,鸭鸭还建立了一个汇聚 1000 余名设计师的平台,致力于打造一个多元化、充满活力的设计生态环境。

第二步:精准测款,挖掘未来爆款

在产品正式进入市场之前,鸭鸭巧妙地运用网络平台如直播,以少量的备货来进行市场实测。他们密切关注商品的点击率、浏览量等关键数据,只有在获得积极的市场反馈后,才会启动批量生产。这一策略既降低了库存风险,又确保了产品的市场接受度。

每年的 6 月至 8 月,鸭鸭会从海量的产品款式中精心筛选出 1000 多个具有市场潜力的款式,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基本需求。到了 9 月,鸭鸭更是充分利用各大电商平台的大促活动,如天猫的 99 划算节、抖音的开新日等,将设计师们的心血之作推向市场进行测款。他们紧密关注点击、收藏、加购、转化等核心数据,从中洞察消费者的真实喜好和购买意向。最终,从这批新品中挑选出大约 10 款最具爆款潜质的商品,为接下来的市场布局做好充分准备。

第三步:精心策划营销活动,营造热烈市场氛围

在确定了具有爆款潜质的商品后,鸭鸭会精心策划一系列市场营销活动,为这些潜力款式营造浓厚的市场氛围。他们巧妙地运用明星代言人的影响力,邀请其试穿并展示这些款式,从而吸引粉丝和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同时,鸭鸭还积极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如小红书和短视频应用,与知名达人合作,通过他们的影响力进行产品推广,进一步扩大产品的曝光度和知名度。

这些营销活动巧妙地借助了 IP 效应,为产品积累了更高的流量和热度,为后续的销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鸭鸭通过精心策划和高效执行的市场营销活动,成功地营造了热烈的市场氛围,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第四步:提升转化与复购率,大促节点策略助力

当大促节点来临,鸭鸭会精心策划并执行一系列策略,以提升产品的转化率和复购率。他们巧妙地运用直通车和竞价广告等投放方式,在电商平台上有针对性地助推产品的曝光和销售。这些策略旨在吸引更多潜在消费者的关注,引导他们完成购买行为,并确保客户在满意的产品体验后能够再次选择鸭鸭的产品。鸭鸭通过精心策划的大促节点策略,成功地提升了转化与复购率,进一步巩固了品牌的市场地位。

在观察了鸭鸭的电商运营策略后,我们不难发现它与众多电商玩家的显著差异,见上表。长期来看,这两种运营策略的业绩差距逐渐拉大,而品牌资产的积累也呈现出天壤之别。鸭鸭的独特策略不仅为他们带来了显著的市场优势,更在品牌塑造和资产积累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鸭鸭数字化组织力

团队具备电商数字化基因

鸭鸭在组织方面,新的操盘人樊继波具备很强的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多年的电商运营经验和曾将雅鹿线上做到 20 亿的经历,让他形成了通过数据决策、通过数据管理的意识,曾拿到过 20 亿的线上销售业绩说明他具体带团队打大仗的能力。

这种重视数据的意识叠加打大仗的能力催生了鸭鸭的数字化的飞速转型。

数字化成了团队的利器

在2021年7月,鸭鸭推出了全新的数字化系统——BMS(品牌管理系统)。这个系统为鸭鸭带来了更大的变化,通过数字化管理打通了从销售、后端备产到售后质检的整个运营流程。此外,BMS还承担了产品定义核心的角色,它通过汇集供应链、运营和营销等部门的意见,来优化资源配置并驱动持续创新,以此确保产品能够不断进步和更新。鸭鸭的可视化前端控制台可以即时反映各销售渠道的业绩、销售数量、消费者地理分布以及供应商产品的质量检查状况,这种全链条的透明化管理为企业领导层提供了坚实的决策基础。简而言之,BMS系统的运用,已经帮助鸭鸭在原材料采购、产品设计、生产制造以及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都实现了数字化操控,显著提高了公司的运营效率,也使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更加稳固。

鸭鸭体系化供应力

鸭鸭的供应从设计产品到供应产品,全流程闭环,环环相扣,具体如下:

数据驱动设计:鸭鸭拥有超过 30 人的自有设计师团队,并建立了设计师平台,链接 1000 余名设计师,形成一个多风格设计生态。鸭鸭利用数字化工具将设计需求及时派送给最优的设计师或工作室,并通过数据管理提高设计的市场契合度。

合作式供应链管理:鸭鸭与供应商工厂加强合作,保障上游产品供给能力,并对供应商进行分级管理,确保生产效率和品质。

快反供应链模式:鸭鸭采用小单快反的模式,通过数字化系统监测前端销售情况,并将结果推导到后端供应链,实现快速返单生产。传统羽绒服的生产周期大概是 30 天,鸭鸭缩短到 10-15 天。

供应品质控制:原料端——为了保障羽绒品质,2022 年 4 月份起,鸭鸭正式启动原料指定采购项目。他们的供应商(三星、古麒、玉龙、羽顺等)均已入驻“鸭鸭优选原料库”。鸭鸭所产羽绒服均从“鸭鸭优选原料库”进行羽绒指定采购。鸭鸭从羽绒成品出厂、羽绒服生产、销售全链路监测与把控,输出鸭鸭羽绒指定包装及标签管理规范,统一上下游羽绒品质标准及检测规范。成衣端——鸭鸭在成衣制作阶段的品控体系,是从出厂前抽检、入库跟踪、生产过程 QC、销售过程稽查等方面进行全链路跟踪,按款式、分阶段制定多梯次、有效的品控实施策略。通过规范化流程,管理羽绒销售、制衣、存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融通产业链上下游,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供应链体系。

总结与展望

鸭鸭的战略转型成功,留给我们的启示是,任何一家企业的经营都是一个大系统,大系统追求的不仅仅是因为在某个“点”上做得出色,更是因为在整个“体系”层面都做得相当到位。梳理其整个经营体系,真正打通了洞察力、定位力、营销力、供应力、组织力的动态闭环。这一方法论对电商品牌打造(特别是服装类目)的品牌打造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风险提示

鸭鸭品牌当前存在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市场占有率下降的风险: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鸭鸭品牌面临着市场占有率下降的风险。例如2023 年新锐羽绒服品牌 COCO ZONE“小账号”撬动大销售,多次登上女装行业品牌榜、店铺榜(2023 年 618 抖音女装品类品牌销售榜 TOP1;2023 年 H1 抖音女装品类品牌销售榜 TOP2;2023 年 Q1-03 抖音女装品类品牌销售榜 TOP1;2023 年 Q1-03 抖音羽绒服品类品牌销售榜 TOP8),随着更多品牌的加入,对鸭鸭的市场份额形成挤压。

产品质量和品控问题:近年来,鸭鸭品牌曾被曝出质量不合格、含绒量低等问题,这严重损害了品牌形象。品控不严可能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进而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和忠诚度。

品牌辨识度不够突出:鸭鸭品牌在不同款式的产品上使用了不同设计风格的徽标,甚至有些产品上没有出现鸭鸭的标志,这导致品牌辨识度不够突出,不利于品牌形象的塑造和传播。

线上销售费用过高:随着流量越来越贵、越来越分散,使得投流等营销费用持续走高,过度依赖平台,存在被流量反噬的风险。

上市挑战与借壳风险:鸭鸭股份曾表现出对上市的兴趣,但当前市场环境颇为严峻,其上市之路仍面临重重挑战。此外,借壳上市也存在一定风险,如政策调整、市场变化等都可能影响借壳计划的实施。这一风险可能对资金链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专家访谈

[2]中信证券研究部:2021 年深度行业分析研究报告

[3]果集数据行业研究部:2023 年羽绒服行业洞察

[4]飞瓜、蝉妈妈数据平台

[5]亿邦动力:鸭鸭 CIO 关海生:GMV 增长 100 倍背后的真切数字化历程

[6]卡思数据:从亏损到百亿营收,鸭鸭总结了三个关键词|卡思深度专访

[7]深响:在抖音电商,经典国货「鸭鸭羽绒服」如何把握浪潮方向?

[8]天下网商:YAYA 鸭鸭胡诗琦:“老鸭”焕新进化史|新网商峰会本文约10018个字,预计阅读时间25分钟

Copyright © 转乾企业管理-加盟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14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