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创新药强势反弹!莫德纳股价飙升16%,皮肤癌疫苗临近上市,AI+医疗新机遇!
在2023年3月5日的交易日,美股市场迎来了久违的集体反弹。其中,创新药领域表现尤为突出,纳斯达克生物技术指数(NBI)上涨1.8%,标普500指数上涨1.12%,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1.46%。在这样的背景下,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在接下来的交易日也跟随上涨,最终收涨1.1%,全天成交额超过4000万元,资金流入明显。在过去的三天内,该ETF吸金超过2500万元,这显示出市场对生物科技股的浓厚兴趣与期待。
本次反弹的核心亮点之一便是莫德纳(Moderna)股价的迅猛上涨,单日涨幅接近16%。这一变化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公司宣布了其与默沙东共同开发的皮肤癌疫苗的后期试验进展后。莫德纳总裁Stephen Hoge表示,该产品有着极高的商业潜力,预计将在2027年推向市场,这无疑为投资者注入了强心剂。
与此同时,其他生物科技巨头如安进(Amgen)、再生元制药(Regeneron)、福泰制药(Vertex)和百济神州等公司的股价也均实现了超过1%的涨幅,显示出整个行业的蓬勃发展。吉利德科学(Gilead Sciences)和阿斯利康(AstraZeneca)则微幅上涨,在创新药领域,大家都对未来充满期待。
让投资者更为振奋的是,莫德纳CEO Stephane Bancel刚刚增持了价值500万美元(约合3600万元人民币)的公司股票,显示出了他对公司的信心。这笔交易通过波士顿生物科技风投公司完成,进一步让市场对莫德纳未来的发展充满希望。
创新药物的研发再度成为舆论焦点,特别是在人工智能(AI)技术的助力下。甲骨文董事长Larry Ellison曾指出,AI可以在个性化癌症疫苗和早期肿瘤检测中发挥重要作用。知名投资人“木头姐”凯西·伍德(Cathie Wood)也多次强调,医疗保健领域将是AI应用中最被低估的领域。其中,多组学测序及AI药物研发正在成为推动医疗行业革新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自2022年12月以来,交易员们对于美联储降息的预期持续上升。美联储在最近发布的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中显示,自1月中旬以来,美国整体经济活动虽然“略有”上升,但企业的悲观情绪却在加剧,特别是在关税及政策不确定性方面。因此,交易员预计今年内将有三次降息,每次25个基点,进一步为创新药企业带来融资利好的预期。
降息环境对创新药企的意义尤为重大。在高风险、高回报的创新药产业中,降息有利于改善企业的融资能力与效率,进而促进研发及项目推进,从根本上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而从行业的内部动向来看,创新药物的研发仍在不断突破。3月5日,莫德纳在其投资者会议中表示,当前正在进行的黑色素瘤后期临床试验,标志着其即将推出的个性化肿瘤疫苗研发再度向前推进。与传统疫苗不同,这一治疗性疫苗将通过激发免疫系统来消灭癌细胞,意在防止肿瘤复发。莫德纳预计在2027年之前将有高达10款新产品获批,2026至2028年间复合年增长率将超过25%。
此外,根据CDE官网最新消息,百济神州正在拓展抗癌药物的研发,申报一类新药注射用BGB-C354与替雷利珠单抗联合治疗晚期实体瘤,这为千亿规模的抗癌市场注入了新动能。公司预计其2024年全球总收入将达38亿美元,并在核心自研药物销售上实现快速增长。
在投融资市场方面,国投证券数据显示,2025年1月全球和美国市场创新药VC和PE投融资环比出现改善。根据Crunchbase的数据,2025年1月全球及美国的融资金额均有显著增长,这些数据无疑为创新药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积极的信号。
随着美联储降息、科技创新进展与市场投融资热情的高涨,纳指生物科技ETF(513290)凭借其覆盖范围广泛、囊括全球顶尖生物科技公司的特点,成为投资者热衷的品种。即便对于资金不多的投资者而言,仅需100元的门槛便能开启全球生物科技投资的大门,获取未来潜在高收益。
但是,投资者应注意风险,基于市场波动及投资组合的特定特征,他们需谨慎分析自己的投资目的与风险承受能力。
总结来看,美股的创新药行业在AI技术助力下,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未来的市场将如何演绎,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上一篇:历史上的YCC政策
下一篇:变更管理如何有效执行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