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河北新增猴痘病例最新消息(持续更新)
更新时间2023年11月18日
最新消息
11月16日,中国疾控中心网站公布2023年10月猴痘疫情监测情况。2023年10月1日-31日,中国内地(不含港澳台)新增报告127例猴痘确诊病例,其中广东17例、上海16例、浙江15例、北京13例、四川12例、河南8例、江苏7例、湖北6例、广西6例、湖南5例、黑龙江4例、福建4例、山东4例、天津2例、重庆2例、云南2例、河北1例、内蒙古1例、辽宁1例、江西1例,无重症、死亡病例。
疫情特点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疫情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98.2%病例为男性,90.0%病例明确为男男性行为人群,病例中有2例女性。
二是其他接触方式传播风险低。除性接触以外的密切接触者中仅2人发生感染。
三是97.2%为主动就诊发现,1.8%为密切接触者追踪筛查发现,其他为主动报告发现。
四是绝大多数病例临床表现典型,主要为发热、疱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传播途径
病毒经黏膜和破损的皮肤侵入人体。
人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他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
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飞沫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还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尚不能排除性传播。
临床表现
1、潜伏期5~21天,多为6~13天。
2、发病早期出现寒战、发热,体温多在38.5℃以上,可伴头痛、嗜睡、乏力、背部疼痛和肌痛等症状。多数患者出现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淋巴结肿大。
3、发病后1~3天出现皮疹。皮疹首先出现在面部,逐渐蔓延至四肢及其他部位。
4、皮疹经历从斑疹、丘疹、疱疹、脓疱疹到结痂几个阶段的变化。疱疹和脓疱疹多为球形,直径0.5~1厘米,质地较硬,可伴明显痒感和疼痛。
5、从发病至结痂脱落2~4周。部分患者可出现并发症,包括皮损部位继发细菌感染、支气管肺炎、脑炎、角膜感染、脓毒症等。